在中华古典文学的浩瀚星河中,两颗璀璨的明珠——《孔雀东南飞》中的“焦仲卿妻”与白居易的《琵琶行》中的浔阳江头夜送客,犹如两颗璀璨的星辰,照亮了文学的长河。它们不仅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更蕴含着丰富的情感与哲理。本文将从《焦仲卿妻》与《琵琶行》的原文、翻译、人不在其位打一字谜的解析以及两者之间的关联性入手,带您一同探索这两部作品背后的故事与深意。
一、《焦仲卿妻》原文与翻译
《孔雀东南飞》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篇经典作品,讲述了焦仲卿与刘兰芝之间凄美的爱情故事。这篇作品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也是研究汉代社会风俗、婚姻观念的重要文献。以下是《焦仲卿妻》的原文与翻译:
# 原文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
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
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
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
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
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
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
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
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
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 翻译
孔雀向东南方向飞去,每飞五里便徘徊一阵。
十三岁就能织出素绢,十四岁就学会了裁剪衣裳。
十五岁会弹箜篌,十六岁能诵读诗书。
十七岁做了您的妻子,心中常常感到痛苦悲伤。
您既然做了府吏,就应该遵守礼节情义不变心。
我一个人留在空房中,我们见面的日子实在少得很。
鸡鸣啼了我就上机织绸缎,天天晚上都不能休息。
三天就织成五匹绸缎,婆婆仍然嫌我织得慢。
并不是我织得慢,而是您家的媳妇难做!
我不能忍受婆婆的驱使,白白地留下也没有什么用处。
您现在可以禀告婆婆,趁早把我遣送回娘家。
二、人不在其位打一字谜解析
“人不在其位”是一个有趣的谜语,谜底是“宾”。这个谜语巧妙地利用了汉字的结构特点,将“人”字去掉“位”字,剩下的部分正好是“宾”字。这个谜语不仅考验了读者对汉字结构的理解,还蕴含着一种哲理:人不在其位,未必不能发挥其作用。这与《焦仲卿妻》中刘兰芝的遭遇不谋而合。刘兰芝虽然被遣回娘家,但她依然保持着高洁的品格和坚韧的意志,这正是“人不在其位,宾亦有礼”的生动体现。
三、《琵琶行》浔阳江头夜送客全文
《琵琶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长篇叙事诗,描绘了琵琶女的悲惨命运和诗人自己的感慨。以下是《琵琶行》浔阳江头夜送客的全文:
# 原文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 翻译
在浔阳江头送别客人,秋风瑟瑟,枫叶荻花飘零。
主人下了马,客人上了船,准备举杯畅饮却无音乐相伴。
醉意未消却难以欢笑,即将分别时江面月光茫茫。
忽然听到江面上传来琵琶声,主人忘记了归程,客人也不愿启程。
循着声音悄悄询问弹奏者是谁?琵琶声停了下来,她欲言又止。
我们移船靠近邀请她相见,重新点上灯烛摆开宴席。
千呼万唤她才缓缓出来,半遮着脸庞抱着琵琶。
她转轴拨弦试弹了几声,未成曲调先有深情。
低眉信手开始连续弹奏,弹出了心中无限往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弹《霓裳》后弹《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般密集,小弦切切如私语般细腻。
嘈嘈切切交织弹奏着,如同大小珠子落在玉盘上。
轻快如莺语花底滑动,幽咽如泉水冰下流淌。
泉水冷涩弦音凝滞不前,凝滞不前声断如丝线。
别有一番幽怨深藏心底,此时无声胜有声。
突然银瓶破裂水浆迸出,铁骑突起刀枪齐鸣。
曲终收拨在心上画一画,四弦一声响如同撕裂布帛。
东船西舫都悄然无声,只看见江心一轮秋月明亮。
四、《焦仲卿妻》与《琵琶行》的关联性
《焦仲卿妻》与《琵琶行》虽然出自不同的时代和作者之手,但它们在情感表达和主题思想上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首先,在情感表达上,《焦仲卿妻》中的刘兰芝和《琵琶行》中的琵琶女都经历了不幸的命运。刘兰芝被遣回娘家后依然保持着高洁的品格和坚韧的意志;琵琶女在经历了人生的起伏后依然能够用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其次,在主题思想上,《焦仲卿妻》和《琵琶行》都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女性的不公待遇。刘兰芝和琵琶女都因为各种原因被迫离开自己的家庭和爱人,她们的命运令人同情。最后,在艺术手法上,《焦仲卿妻》和《琵琶行》都运用了细腻的心理描写和生动的场景描写。刘兰芝和琵琶女的情感变化和心理活动都被作者刻画得淋漓尽致。
五、结语
《焦仲卿妻》与《琵琶行》不仅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瑰宝,更是研究古代社会风俗、婚姻观念的重要文献。它们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和生动的场景描写,展现了女性在当时社会中的不幸命运。同时,《焦仲卿妻》与《琵琶行》在情感表达和主题思想上也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通过对比分析这两部作品,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古代社会对女性的不公待遇以及女性在逆境中所展现出的坚韧与高洁。